“门式” 跨越施工是步履式架桥机在既有铁路、公路旁作业的关键模式,通过门式墩或临时门式支架构建跨空作业框架,在不中断下方线路运营的前提下完成梁体架设,其核心在于 “结构支撑稳、流程衔接紧、安全管控严”,已在甬金铁路、成达万高铁等重大工程中形成标准化应用方案。

前期核心是门式支撑体系的搭建与工况适配,为架桥机提供可靠作业基准。既有线场景多采用***门式墩方案,成达万高铁跨郑渝高铁段便通过 “工厂预制、现场焊接” 工艺打造钢横梁门式框架墩,墩高 26 至 27 米、横向跨度 21.5 米,单榀钢横梁重量达 164.7 吨,墩身提前预埋定位钢板与支撑牛腿,确保后续架梁对接精度控制在 5 毫米内。公路旁施工则常结合临时门式支架,某跨高速匝道桥通过格构柱顶推支架搭建门式支撑,底部与承台预埋钢板焊接加固,顶部布设分配梁与顶推装置,两侧设置带竖向滑轮的限位装置防止梁体滑移。架桥机自身需针对性调整,甬金铁路跨越货运铁路时,为适配 28‰纵坡与 800 米小曲线半径的门式作业场景,专门为架桥机加装可调节临时支腿,通过高度微调确保主梁平衡。
核心施工流程围绕 “封锁窗口期” 展开,实现高效***作业。既有铁路施工需严格匹配运营天窗,甬金铁路跨越宁波北环铁路时,利用每晚 3 小时封锁时间,采用 “短尾吊” 工法完成喂梁:架桥机先提起梁体前端,与运梁车同步前移并调整角度,避开弯曲线路上的碰撞风险,再独立完成落梁,2 小时内即可完成整孔近 400 吨箱梁架设。过孔环节需依托门式结构形成稳定支撑,架桥机前支腿***落于门式墩盖梁,中后支腿支撑于已架梁体,通过 PLC 系统控制支腿油缸伸缩,使主梁水平度误差控制在 2 毫米内。公路旁施工虽无严格天窗限制,但需同步做好交通疏导,某跨高速项目通过门式支架与架桥机横移机构配合,将梁体从外侧安全区横向移至门式框架内,全程未影响高速通行。
安全与精度管控依赖多重机制协同落地。既有线施工建立 “三级防控体系”:施工前通过 BIM 模拟推演 30 余次优化方案,明确提梁、运梁等环节的安全卡控点;施工中实行网格化管理,网格员对喂梁、落梁等工序 “一对一” 监管,同时用北斗定位系统实时校准梁体姿态。设备层面设置多重联锁保护,当激光传感器检测到梁体偏移超预警值,或支腿反力偏差超过 ±5% 时,架桥机立即锁止动作。针对超高压输电线等特殊障碍,甬金铁路项目创新采用 “三机空中换钩接力” 方案,先由履带吊将梁体吊至安全区,再通过两台起重机协同旋转就位,避免触碰线路。
收尾阶段需快速完成锁定与场地清场,减少对既有线影响。落梁后立即通过高强度螺栓将梁体与门式墩牛腿固定,成达万高铁施工中还同步进行墩梁加固与混凝土浇筑。架桥机撤离后迅速拆除临时防护设施,甬金铁路连续 7 晚完成 7 孔箱梁架设后,仅用 1 小时便恢复既有货运铁路通行。这种 “支撑先行、***高效、安全兜底” 的施工模式,已成为架桥机跨越运营线路的成熟方案,在多类复杂场景中验证了其可靠性。